张祖仁收藏

+收藏:http://zuren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收藏家张祖仁“筷筒”收藏馆
2013-08-14    浏览(380)    作者:福建收藏家协会:张静    来源:张祖仁收藏 官方网站

张祖仁收藏的50多件,从清代到当代的“筷筒”特别有一件清代“米字格”筷筒古朴典雅,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,例外还展出“抗战”请用国货等系列筷筒10多件,以及印有“请用国货”,“抗战到底”等筷筒。材质有木制、石制、竹制、陶瓷、塑料、青铜等材料制成。内容丰富,五花八门,图案精美,有民俗图案、花鸟图案、人物图案、山水图案等,深受参观者好评,我并向台江博物馆无偿捐赠民国瓷碗,印有“大中亭街”字样一件和民国造“大提篮筐”一件,对研究福州台江民俗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、参考价值。这次筷筒的展出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藏家的关注,为福州“元宵节”增添喜庆的气氛。

——访福建筷笼收藏家张祖仁

“筷笼”,在我国福建闽东福州等地称“箸笼”,江南水乡称“筷筒”。而在古代,则称之为“筒”、“筲”。

无论是现代人叫“箸笼”、“筷筒”,或是古代人叫“筒”、“筲”,叫法不同,作用却是一样,都是放筷子的容器。

张祖仁说:箭有箭囊,刀有刀鞘。筷子也有自己的归宿,“筷笼”就是筷子的“居室”。由于“筷笼”属不登大雅之堂之日常用品,因此,它永远不会被人重视,它永远或挂或蹲在厨房、灶间的一隅,默默无闻,埋首终身。

张祖仁平时在收集壁瓶的同时,对“筷笼”也情有独钟。其主要原因在于:“筷笼”与“壁瓶”不论是造型或是制作,工艺基本相同。唯一不同的是:“壁瓶”瓶底无洞,“筷笼”笼底有眼(有的“筷笼”是笼底两边有眼)。

有关“筷笼”的文字资料和“壁瓶”的文字资料一

在“筷笼”的材质制作上,现在在世面上能见到的“筷笼”,大概由陶、瓷、紫沙、竹、木、砖雕、金属、塑料等八种材质分别制成。张祖仁收藏的这几个“筷笼”,从材质上看,有陶、瓷、紫沙和砖雕四种。从年代上看,有清代砖雕的“筷笼”;有民国的陶、瓷“筷笼”;还有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“筷笼”。

在收藏的这几个“筷笼”中,砖雕的两个“。其中带有莲花寿字图案的“筷笼”,还是清光绪年间的“老东西”。

瓷“筷笼”与陶“筷笼”的根本差别在于:瓷“筷笼”是全上釉,不露胎。

在清末民初时期,一般富庶、大户人家均用瓷“筷笼”。而穷困、农村百姓人家则多用陶“筷笼”。尤其是在农村,有些人家买不起“筷笼”的,就用大一些的青砖自己动手雕刻。手艺不好的就简单的雕刻一下,如张祖仁收藏的、带有简单的“福寿”字样的“筷笼”就是一个典型。手艺好的,雕刻的“筷笼”就十分细腻,不论是图案或是刀法,艺术性极高。如张祖仁收藏的、带有莲花寿字图案的“筷笼”,就是一件有一定收藏和研究价值的手工艺“筷笼”。

在许许多多不登大雅之堂的日常用品里,它不但蕴藏着人类不断发展的足迹;也蕴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;更蕴藏着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。

张祖仁在日积月累的各类收藏过程中,共收藏到200多件筷笼,福建电视台,福州电视台,东南快报,福建日报,海峡都市报等8家媒体报道过他的收藏事迹,他在福州台江民俗馆首建筷笼馆,他想把他的收藏品拿到台湾,香港,澳门,全国各地巡展。

标签:收藏家,张祖仁,筷筒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